(资料图片)
央广网北京6月30日消息(记者黄玉玲)2023年7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施行三十周年。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示范效应,彰显海事司法在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和维护海洋权益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最高人民法院于6月30日发布2022年全国海事审判典型案例。此次发布的10件典型案例,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着力打造涉外海事纠纷解决优选地 服务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
主动施惠承认外国法院海事判决,增进我国同世界各国间的司法协作互信;充分尊重当事人仲裁意愿,依法采取仲裁保全措施,营造支持仲裁的司法环境;利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公正高效化解纠纷,中国海事司法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充分发挥海事司法职能作用 促进国际航运复苏和海洋经济发展
加强海事纠纷诉源治理,按照“妥处一案,解决一片”的原则化解群发性纠纷,维护国际贸易和航运秩序;准确理解国际通用合同范本含义,积极适用国际惯例,服务保障国际航运市场健康发展;保护船舶融资租赁交易安全,规范航运金融市场秩序,助力优化航运发展软环境。
加大海洋环境司法保护力度 保障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支持检察机关依法提起海洋环境公益诉讼,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严厉打击非法盗采海砂等违法行为,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障海洋生态环境安全,以司法审判护航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