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看家本领。以扎实的调查研究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对人民负责、站稳人民立场的应有之义。上海大调研“书记手记”专栏,旨在呈现各级党组织书记一线调研心得体会及察实情谋实招具体做法。当上海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提质新阶段,低效产业用地如何盘活?当成片旧改深入推进,收入相对较低群体的住房需要如何被保障?城市建设和管理服务一线务工人员“住得贵”“住得远”等痛点如何解决?
(相关资料图)
城市发展既要有高质量,也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温度。上海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书记、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主任胡广杰在一线调研中,发现城市更新进程的堵点难点、积累经验、寻找解法,一起来看他的调研心得。
上海城市更新正在深入推进,在上海市空间资源紧的约束条件下,加快低效产业用地盘活,有助于新旧动能转换。
关心关爱城市一线劳动者,解决好他们在上海就业期间的安居宜居问题,也是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顺应高质量发展、把他们的积极性更好调动起来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紧迫需要。
市委把城市更新作为上海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之举。主题教育期间,陈吉宁书记亲自领衔“上海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研究”课题调研,并直插一线、深察实情,为上海城市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把脉开方,充分体现了市委坚定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政治担当,以及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我认真对标市委要求,与有关兄弟部门一道,围绕城市更新中低效产业用地盘活和一线劳动者的安居宜居问题,深入开展实地调研,结合一线实际寻找思路与解题之道。以下是我的部分调研回顾和心得总结。
第一,关于加快低效产业用地盘活更新调研
上海城市发展已经从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入存量提质更新为主的新阶段,产业发展也进入新旧产业动能转换的转型提速期。在我市空间资源紧约束条件下,如何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空间保障,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区域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上海篇章的“必答题”。我配合落实市委一号课题,开展《引逼结合、有效激发市场主体参与低效产业用地城市更新活力的机制研究》,带队走访了宝山吴淞创新城、杨浦互联宝地、长阳创谷、长宁愚园路、浦东金桥等多个产业类城市更新项目,汲取一线实践经验,并多次召开会议分析研究。
调研杨浦互联宝地城市更新项目。本文图片均为上海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提供
通过调研,梳理了上海低效产业用地的基本现状,分析了当前低效产业用地更新面临的瓶颈问题,如,缺乏全市完整的存量用地及低效产业用地的数据底板,部分项目存在土地闲置、地上建筑物“所用非用”、擅自变更土地用途获得不当收益等现象,低效产业用地的评估机制和标准还不完善,相配套的处置、退出等约束手段不足,针对国企产权主体参与更新的引逼机制有待建立等。我们与市规资、经信、国资等部门加强研究,提出对策思路。一是通过摸清底数、构建多方参与格局、完善综合信息平台等,进一步健全工作推进机制。二是研究建立存量产业用地评价机制,综合考虑经济性数据、产业导向、区域引领功能、社会贡献等指标;三是结合“工业上楼”、强化执法监管和转让出租管理等举措,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引逼”机制;四是分阶段、分区域开展国资国企存量资源梳理统计,将低效产业用地增能提效更新情况纳入国企绩效考核,激发国资国企自主更新动力,在城市更新中发挥引领作用。
下一步,将继续加强部门联动,调研更多产业类城市更新项目,支持在吴淞创新城等推广已有实践经验,积极稳妥推动市属国企低效产业用地更新工作。
第二,关于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调研
上海的城市发展离不开来自全国各地、从事城市建设和基础公共服务的一线劳动者的辛勤付出,但他们普遍存在“租房难”“住得贵”“住得远”等住房痛点,特别是随着“两旧一村”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的深入推进,全市房屋品质全面提升,这一痛点将愈加明显。我结合主题教育调查研究,聚焦城市更新中的区域职住平衡和改善城市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工作人员的住房需求,牵头成立调研组,围绕社会力量参与以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为代表的“一张床”项目投资建设运营,深入开展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资料分析、解剖麻雀等调查研究。
松江“幸孚+公寓”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
通过调研,摸清了城市建设和管理服务一线工作人员的居住现状,提出了把建设者管理者之家纳入我市住房保障体系的总体构思,在厘清发展建设者管理者之家面临挑战、实现路径的基础上,坚持边调研边实践,试点从既有保租房中遴选挂牌一批建设者管理者之家,预计今年底前可筹措约11000张床位,首批约7000张床位已于6月底前向社会供应。这项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陈吉宁书记亲自调研徐汇区望月路建设者管理者之家项目并作出明确工作指示,张小宏副市长、王为人副秘书长等亲自出席全市首批项目集中揭牌仪式并为试点项目揭牌,我们的调研案例入选了《全市大兴调查研究典型案例50篇》首篇。
下一步,将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新建或改建示范项目落地,加快完善“一套房、一间房、一张床”保租房供应体系和可持续发展机制,更好保障对城市发展运行不可或缺的关键群体。
向全市首批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入住人员代表“交钥匙”
最后,有几点工作体会: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调查研究。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中汲取智慧力量,把准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向和基本原则。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使调查研究的过程成为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领悟的过程。发挥领导班子表率作用,以俯身“向下”入基层、刀刃“向内”找问题、目光“向远”谋发展的务实行动诠释忠诚和担当。
二是必须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好凝聚起破解瓶颈、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聚焦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建设交通领域重点工作,切实强化系统思维,统筹谋划、一体推进调查研究。比如,在配合落实市委一号调研课题时,党委敢为先锋、勇挑重担,牵头6个市级机关、10个基层单位,加强联动调研、联合会商、同题共答,有效推动包括低效产业用地盘活更新在内的16个课题深化融合,更好提炼各自“精华”服务市委课题。
调研邵家楼城中村改造项目
又如,依托上海建设交通系统“一盘棋”,开展委属单位课题聚类分析,组织班子成员深入基层问需解难,组织机关骨干蹲点调研找问题,动员青年干部善用“微调研”谋实招,带动机关处室形成“破难题、促发展”系列举措。再如,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是我们党的重要工作方法。低效产业用地盘活更新和建设者管理者之家等调研,都紧紧围绕引导社会力量深度参与这一关键,提出了一揽子提升基层政府和市场主体积极性的工作举措,努力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
三是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民生。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立足实际建立民生项目清单,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制度机制,全力办好民生实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通过调查研究、分析问题,推动“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比如,我们在总结杨浦区互联宝地低效产业用地更新转型的基础上,找准裉节问题、共性问题,提出了全市面上加快推动低效产业用地更新转型的对策思路。又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调研,起初是为了改善一线建筑工人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随着调研深入,发现广大城市基础运维人员和市民日常生活服务人员也有这方面的需求,我们就把这项工作的受益面扩大至建筑、交通、环卫绿化、市政养护、物业管理、快递外卖、家政医护等行业一线工人,并提出了近期、中期、远期发展目标,让更多有需要的人感受上海城市发展的温度。
四是必须始终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推动调研成果转化运用。调查研究是否取得成效,关键在于调查研究的成果是否高效转化、问题是否彻底解决,决不能“一调了之”“一研了之”,让调查研究成为“空中阁楼”。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指示要求,继续用好主题教育“四联”工作机制,会同有关单位部门,持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创新思路、落实举措、完善制度。细化实化调研成果转化清单,健全沟通协调、跟踪监管、定期反馈、综合考评等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机制,推动主题教育调研工作不断走深走实。